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For you

記得國小的時候,
我不怎麼認真念書,
現在想想大概是因為沒有"誘因",
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努力,
所以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
雖然成績保持在中上,
但是跟前三名是絕緣的,
運氣的好的話可以碰到前五名的邊邊。
那時我雖然吝於在功課上下工夫,
但是每次考試得失心都很重,
因為那些分數都是要拿回家攤在父母前面的。
如果考得好,
媽媽可能會先質疑:「是不是大家都考很好?」
如果考得差,
免不了責罵跟敲頭,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爸指著7x分的數學考卷大罵:
「你現在國小就考七十幾分,國中就要六十幾,高中豈不是就要不及格了!」
我那時最害怕的就是數學,
我不是不會寫,
但是總是寫不完。
每次寫數學都寫到手心冒汗,
考卷都因為潮濕而變皺。
只要寫不完,
就會得到七開頭的災難,
那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是最大的恐懼。

國中之後我有了很明確的目標,
所以我開始為了自己而念書,
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念書。
國中第一次段考破天荒的考了全校第一名,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原來可以考第一名,
所以與其說是開心,
更多的是驚慌。
從此我開始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事情並沒有從此就變得順利。
一年級下學期的一次段考,
數學寫不完的夢魘又重演,
一考完我就哭了,
但是還是打起精神準備隔天的科目。
最後拿到考卷的時候我並不驚訝,
72分,
但是湧上很多難過跟恐懼。
那天回家在車上爸爸隨口問我考得如何,
我怯怯的說:「...還好。」
等到我跟媽媽一起去巷口買東西的時候,
才鼓起勇氣跟她說:「我考了..72分..。」
然後馬上就崩潰的哭了,
媽媽也是不枉費我期待的立刻變臉,
然後我一路被罵回家。
爸爸當然立刻也加入戰局,
以非常生氣的怒罵:「我問你你還說還好,這樣是還好嗎!!!!!!!!!!!!!」
然後哭著拿出考卷,
一題一題的檢討。
這件事情,
一直深刻的印在我的腦海裡,
當時的恐懼、不堪好像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

國中基測前,
我非常專注的念書,
是現在想來都不可思議的專注,
可以從早上八點念到中午十二點、
下午一點念到晚上五點、
晚上六點念到九點,
而且在念書的時候是絕對的專心。
然而最後幾次的數學模擬考都考得很差,
我沒膽讓爸媽知道成績,
但是心裡非常的焦慮,
看著鏡子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的。」
都會感到鼻酸。
最後數學還是沒考好,
在我對答案的時候我知道一切都完了。
我透過電話告訴媽媽我完答案的結果,
英文一題、社會三題、國文沒錯、自然沒錯,
「數學呢?」
「...七題。」
我忘記她回答我什麼了,
不過他們下班回來後就激烈的責怪我,
問我到底為什麼考這樣,
我心裡真的很委屈...
我覺得我真的已經盡力了,
數學方面實在是太緊張,
可是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盡我最大的努力了,
但是我媽聽到我這樣說顯然非常不滿意,
反而吼我說:「你現在考這樣你說你盡力了是什麼意思?」
那個晚上真的一團亂,
爸媽都非常生氣的大吼大罵,
而我大概是又哭又叫的。
我知道他們很失望,
可是我難道不失望嗎?
不過最後成績單出來發現數學是錯五題,
雖然還是很多,
不過總成績還可以,
所以風風雨雨的國中生活就算是結束了。

高中我開始住校了,
所以我只要把自己的事情打理好,
成績他們能夠滿意,
基本上我可以自己安排我的生活。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
我因為失戀而且心情很差,
居然考了第31名,
而那個時候班上只有36個人。
我真的嚇到了。
那時完全不敢給爸媽知道成績,
但是我就跟妳一樣,
我不是那種會放給自己爛的人,
所以從此我變得很認真,
連星期五的晚上都在教室自習。
我很不喜歡因為成績的事情被責罵,
因為如果我自己在乎的話,
你又何必來罵我呢?
如果我不在乎的話,
你罵我又有何用呢?
我喜歡為了自己而念書,
為了自己而考高分,
如果因為別人責罵我,
我就變得很認真,
這樣我算什麼?
總之事後成績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大一還是常常因為成績被罵,
而我爸一氣起來就盡講一些惡毒至極的話,
什麼「你是不是無腦啊?」的話都說的出口。
這樣被罵成績也沒有變好。
最後大二成績開始變好是因為我自己想改變的,
不是因為任何人罵我,
任何人說我什麼,
倒是我看到以前的高中同學都在認真生活著,
就會覺得我應該要證明自己。

我想說的只是,
我知道你的感覺,
完完全全可以了解。
但是又替你覺得不捨的是,
你明明這麼的好,
我還常常拿你的事情跟朋友炫耀呢!
不過成績什麼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女孩。

老實告訴你,
即使到現在,
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未來。
我從國中、從十七歲的時候,
就不斷的在想...我到底想要什麼未來?
可是到現在都還是一片茫然,
也許永遠會一直茫然下去也不一定。
可是國中的時候老師隨意的點人起來問大家的夢想的時候,
我是有自己的答案的喔,
我紅著臉、卻堅定的知道自己的答案。
現在卻不知道了。
這樣是不是很可悲呢?
我曾經知道的,
但是因為現實而捨棄了。
所謂的現實也未必是別人逼我什麼,
而是我以「別人的眼光」來決定自己念的科系,
甚至現在都快要以「別人的眼光」來決定自己的工作;
因為別人覺得這個科系好、出路廣,
就庸俗的把它當成自己的志願,
最後的後果就是...
永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滿意。
所以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就要相信自己的聲音,
在你心底,
你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拜託拜託不要消耗你的熱情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情。
你還這麼年輕,
我好羨慕你,
你還有好多好多事情可以夢想,
還有好多好多的可能性。

其實到頭來我並不埋怨我的父母,
我知道他們只是擔心,
即使我知道他明明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
以你來說好了,
我想實在是因為你太優秀了,
也許這樣無形給你跟你父母許多壓力,
你父母也對你寄予更高更嚴苛的期望,
所以如果他們把你講的一事是處,
絕對不代表他們真的這樣想。
我覺得大人們的個性已經定型了,
他們也許知道錯了、也許知道不應該,
但是也很難改的掉當下的脾氣,
所以給自己一個說法是很重要的。
記得我以前我爸劈哩啪啦在罵我的時候,
我都練就充耳不聞的能力,
在心裡告訴自己:「他是在稱讚我,他是在稱讚我。」
等他罵完走人之後,
就在不破壞心情的狀況下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或是有一次他在罵我的時候,
我看到他的手,
發現上面充滿皺紋,
就突然覺得...有一天他也會離我而去,
然後對於他的責罵反而感到溫馨。
雖然以上兩個例子有點搞笑,
但是我相信你知道自己該做好什麼事情,
所以就抱著自己的信念做下去就好了,
如果別人的責罵會干擾你向前走,
那就試圖藉由自我排除,
或是等時機良好的時候跟他們溝通。
如果在家會讓你感到壓力太大,
其實也可以去圖書館念書之類的,
就可以一個人好好靜下心了。

無論如何,
要記得常常想著心裡的夢想,
如果沮喪的時候更要想一想,
就會有動力了。
人都是需要夢想才得以活下去的,
我支持你喔!
有沒有天份,
不用懷疑,
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喜歡什麼。
如果我可以再回到你那個年紀,
我想我會做出跟現在不一樣的選擇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