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集體的惡意

這幾天風聲鶴唳。那天一早起床,照例刷facebook以期趕走一些睡意,沒幾秒我就知道出大事情了。一開始我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人們的怒氣從螢幕洶湧而上。

這些我現實中就認識的人,在我眼裡都是很好的人,平常待人和善、知書達禮,但是他們這天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死」字,更正確地說,他們都在詛咒另一個人「去死」。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這件事情很恐怖,記者也不遺餘力地描述讓它更為驚悚,只是在我們都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大家群起憤怒的怒吼,要另一個人去死,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的感覺上也一樣的恐怖。尤其,他們都是那麼好的人。

接下來像是終於抓到小辮子似的,與其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如何不再發生這件事情?部份的人卻更想證明「廢死的人是錯的」。只是這並不是證據,尤其在死刑還存在在台灣社會的今天,這既不是因、也不是果。

而其他許多人,包括我的朋友們,都直接就判兇手死刑,他們說,殺人償命,就這麼簡單。於是我在想,為什麼?今天這個人毫無理由的就當街殺害一名毫無抵抗力的兒童,我們不能接受,所以我們就可以集眾人之力去殺他嗎?那我們終究還是殺害了另一個人啊,以眾人之名地。難道,有理由的殺人比較情有可原嗎?

那麼,今天這個人,真的是毫無理由的去殺人嗎?每件事情都是有理由的,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動機,才去做一件事情。沒錯,他真的不認識這個遇害的小妹妹,小妹妹也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情。但是,會不會在他的人生中,他已經接收了太多的惡意,四面八方的。根據記者的報導,他國中時期就因為外貌被人嘲笑、取難聽的綽號,他目前失業在家,大家也不忘狠毒的冠上「啃老」的形容詞,我不難想像在他的生活充滿著沮喪、憤怒、無力。在社會最底層的地方,你所能想像的惡意他都在默默承受,在這種處境下,他想對這樣對待他的社會報復,他只能選擇一個比他更弱小的,用最殘忍的方法證明他也還有能力傷害別人,正如別人傷害他那樣。那個弱小的孩子並沒有施加他任何痛苦,可是最後卻是由她幼小的身軀承受全部的罪。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鋪天蓋地的惡言隨之而來,譬如說因為他沒工作,就被評為「啃老」、「廢人」、「這種人為什麼要活在世界上」。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生來平等的。我們都是人,可是從小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經濟環境、經歷著不同的事情,如果你過得很好、有親愛的家人可以愛、有目標去努力,那一部分是你的努力,但另一部分也是你的幸運。而那些過得不好的人,也許就是缺了你的幸運而已。當人們因為他的罪,連同他的身分一起唾棄的時候,其實也傷害很多同樣處境的人,有多少失業不得志的人,其實就是這樣每天被認識的親友、不認識的路人批評訕笑,他們已經過得夠跌跌撞撞了,這樣集體的惡意又推了他們一把。

如果,今天他殺人的理由,是為了抗議這個沒有辦法指認出敵人的惡意,那我們以群體之名又將他傷害;我想問,如果他有罪,我們沒有罪嗎?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