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集體的惡意

這幾天風聲鶴唳。那天一早起床,照例刷facebook以期趕走一些睡意,沒幾秒我就知道出大事情了。一開始我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人們的怒氣從螢幕洶湧而上。

這些我現實中就認識的人,在我眼裡都是很好的人,平常待人和善、知書達禮,但是他們這天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死」字,更正確地說,他們都在詛咒另一個人「去死」。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這件事情很恐怖,記者也不遺餘力地描述讓它更為驚悚,只是在我們都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大家群起憤怒的怒吼,要另一個人去死,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的感覺上也一樣的恐怖。尤其,他們都是那麼好的人。

接下來像是終於抓到小辮子似的,與其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如何不再發生這件事情?部份的人卻更想證明「廢死的人是錯的」。只是這並不是證據,尤其在死刑還存在在台灣社會的今天,這既不是因、也不是果。

而其他許多人,包括我的朋友們,都直接就判兇手死刑,他們說,殺人償命,就這麼簡單。於是我在想,為什麼?今天這個人毫無理由的就當街殺害一名毫無抵抗力的兒童,我們不能接受,所以我們就可以集眾人之力去殺他嗎?那我們終究還是殺害了另一個人啊,以眾人之名地。難道,有理由的殺人比較情有可原嗎?

那麼,今天這個人,真的是毫無理由的去殺人嗎?每件事情都是有理由的,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動機,才去做一件事情。沒錯,他真的不認識這個遇害的小妹妹,小妹妹也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情。但是,會不會在他的人生中,他已經接收了太多的惡意,四面八方的。根據記者的報導,他國中時期就因為外貌被人嘲笑、取難聽的綽號,他目前失業在家,大家也不忘狠毒的冠上「啃老」的形容詞,我不難想像在他的生活充滿著沮喪、憤怒、無力。在社會最底層的地方,你所能想像的惡意他都在默默承受,在這種處境下,他想對這樣對待他的社會報復,他只能選擇一個比他更弱小的,用最殘忍的方法證明他也還有能力傷害別人,正如別人傷害他那樣。那個弱小的孩子並沒有施加他任何痛苦,可是最後卻是由她幼小的身軀承受全部的罪。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鋪天蓋地的惡言隨之而來,譬如說因為他沒工作,就被評為「啃老」、「廢人」、「這種人為什麼要活在世界上」。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人人生來平等的。我們都是人,可是從小生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經濟環境、經歷著不同的事情,如果你過得很好、有親愛的家人可以愛、有目標去努力,那一部分是你的努力,但另一部分也是你的幸運。而那些過得不好的人,也許就是缺了你的幸運而已。當人們因為他的罪,連同他的身分一起唾棄的時候,其實也傷害很多同樣處境的人,有多少失業不得志的人,其實就是這樣每天被認識的親友、不認識的路人批評訕笑,他們已經過得夠跌跌撞撞了,這樣集體的惡意又推了他們一把。

如果,今天他殺人的理由,是為了抗議這個沒有辦法指認出敵人的惡意,那我們以群體之名又將他傷害;我想問,如果他有罪,我們沒有罪嗎?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翠亨B棟

在熬夜的深夜時分,我突然想起那不管是時間還是距離都很遙遠的翠亨B棟。

那開放式的樓梯(但相當陰暗),學生餐廳的氣味,早晨的晨光曖昧的穿過窗櫺的光澤和溫度(還不算熱,但是知道今天肯定會相當熱,正如其他天那般),自習室嗡嗡作響的冷氣和白的沒有溫度的燈光(卻又不夠亮)。那些細節,突然在我的腦中鮮活了起來,彷彿我還是大一大二,那什麼都不知道、卻以為什麼都知道、還可以理直氣壯任性的年紀。

大二上的時候,我常去翠亨B棟的自習室念書。那是我剛開始打算發奮念書的時期,我每天都去,除了吃飯、上課、睡覺之外的時間,我都在那裡,少一分鐘都覺得罪惡的往自習試鑽。人有個重心都是好的,那時念書就是我的終極目標,我過的很痛苦,卻也過的很快樂。痛苦是因為越是投入,越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陣子我甚至有了人生中史無前例的失眠,因為我一躺上床就開始想:今天念書念的不夠、不夠專心、進度不夠、明天還要念哪些東西、要快點睡覺因為明天要早起繼續念,越是想要入睡越是睡不著。但能有什麼比生活有目標更快樂的事情呢?我清楚的知道我每天在堅持甚麼,而且我對於我繼續堅持引以為傲。

那時我每天安排進度,記得有次有喜歡的男生約我晚上出去,內心天人交戰,最後還是去了。但當我十一點左右回到宿舍之後,我還是馬上抱著我的電子學進了自習室,靠著雞精跟喉糖提神,一路念到四點。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隔天並不是考試,我只是強迫症似的堅守對自己的承諾。但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就算用盡所有時間念書,還是會念不完。記得有次在考最後一科電子學之前,我已經連續好幾夜沒有好好睡覺了,但是我還是跑去自習室繼續念電子學直到最後一刻,想說念多少算多少,但是不管喝雞精還是吃喉糖都無法有效的提神,我總是念一念就目光渙散,一直在同一行打轉,最後忍不住倒下睡著。

當時我們寢室除了我之外,我的室友們也都差不多的誇張。可能因為我們都是電機系的,大二課業壓力突然變的很大,我們剛好在那個時期又都非常在意成績(或是互相影響?),所以除了其中一個比較樂天室友,當時還忙著玩社團,我們三個都花非常多時間念書,現在想想簡直像是比賽似的。早上大約七點,A室友的鬧鐘就會乒砰作響,他本人常常睡得渾然不覺,但是如果我輕聲叫他的名字,他就會馬上跳起來。然後A一起起床就立刻急急忙忙的爬下床,胡亂梳洗一下就急奔自習室念書。接下來八點半,我就會看著A空蕩的床鋪,在罪惡感中匆匆起床,隨便喝個麥片就前往自習室。雖然早上在自習室總是會精神不濟,但我還是都免強硬撐著。B室友比較晚起,可能十一點左右才起床,但B也是一起床就坐定在書桌前看書。C則是時間不定的去參加活動了。我們這四個人唯一有交集的時間就是大約半夜兩點,這個時候我跟A都從自習室回到寢室了,我們才開始放鬆的聊天、或是陸陸續續去洗澡,常常因為聊得太開心被鄰近寢室的同學大吼。事實上,到離開宿舍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這間寢室在那層樓多麼「有名」(惡名昭彰)。而通常當我跟A要上床睡覺的時候,B還在書桌前繼續認真念書。這就是我們大學女生的宿舍生活。

其實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最後都有各自的不開心。當你太在意一個東西,害怕失敗的焦慮將會如影隨形,最後其實我都快忘記我這麼努力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只知道都堅持這麼久了,不能半途而廢,無論如何一定要撐到大三結束。結果,大三一結束就真的再也不想念書了。

大四搬出去住之後,不管是翠亨B棟還是L棟、H棟都很少再去了。不只是不再需要念書了,學生餐廳也不去了,畢竟外面還有更好吃的東西。大一的時候,C在下課後問我:「要不要一起吃飯?」我故作姿態的推辭,最後卻還是在學生餐廳裡碰到她,只好就尷尬地一起吃飯。後來,她是到現在都一直在我身邊的朋友之一,這十年之間我們當面對罵過,也曾分別在彼此痛哭的時候溫暖的安慰對方,當我最不自信的時候,她卻毫不懷疑地跟我說,你一定可以啊,你忘了你以前還教我電磁學嗎?有些人可以這樣無條件地相信你,還拿出這種微不足道的理由,我為什麼不能相信我自己呢?

我還記得那在陽光下的建築物,我還記得總是緊繃地踏在時間浪潮前端的自己,為了證明自己而毫無保留。有時候沒動力的時候,會試著想想我傑出的同學和朋友們,此刻正在多麼努力、認真的生活,因而覺得自己也要跟上才行。但是有時候其實只要想想自己,就會知道自己值得我現在更努力一點,以高雄的藍天發誓,以青春為證。

我的少女時代─賣我們共同的回憶


猶記得一兩個月前,看到了這部電影的預告片開始在網路上曝光,看了一下片名,才想到:「啊,是這部片。」

因為我早在半年前就聽過這部片的名字了。時間拉回今天二月初的時候,搭著爸媽的車通過我家前面的小巷時,看到有一些區塊被圍住了,我媽不經意地提起:「他們好像在拍電影喔!」

「是喔。」不知為何,明明是這麼有趣的事情,就在我家走路一分鐘以內的距離,我當時卻只是抬了抬眼,就任由遮擋視線的帆布從我眼前消失。不知道當時在我心上的是什麼事情,蒙蔽了明明是這麼難得的機會。後來我常常想,要是我當時可以過去探頭探腦一下,也許就可以看到他們是怎麼拍電影的。所以有的時候真的要留意自己的內心的東西,當那些東西脹得越大的時候,往往會讓你看不見其他美好的事物,最後竟視而不見得讓它從眼前流逝。

他們也許在那邊拍了一段時間,所以隔了幾天,當我跟媽媽又在巷子裡準備要出門時,突然又看到他們的工作人員跑了過來。

我媽突然開口問道:「你們在拍電影嗎?」

「對。」看起來比我年紀還小的男生老老實實地回答,一點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

也許是看對方年紀比我還小因而放下了警戒,或是因為這裡就離我家幾步遠因而讓我充滿安全感,一向避免跟陌生人講話的我居然也理直氣壯的加入了攀談:「是什麼電影呀?」

「青春校園喜劇。」

「哦....,」聽起來有點廉價的題材,我記得我當時這樣暗想,「那什麼時候上映呢?」

「大概今年暑假的時候。」看起來就未經世事的年輕男孩,真的就這樣有問必答。

「片名是什麼?」

「我的少女時代。」

聽起來好遜的片名,而且讓我想到韓國女子團體少女時代,我應該永遠記不住吧?當時故作親切的道謝之後就隨即上車離去了(而且是那種年長的人對年輕人展現的那種親切)

其實我真的沒記住這個片名,直到我再度在youtube上看到這個名字,記憶才又被喚醒。一開始我還耐心地檢視兩個不同版本的預告片,想找到在我家附近拍的片段,結果還真的被我找到了一幕,儘管只在預告片出現了一秒鐘的時間,還是讓我興奮地到處炫耀:「就是在那幾分幾秒,那是我家隔壁的巷子喔!」其實光看預告片就知道,正如那位老實沒有心機的年輕人所說,這就是一步青春校園喜劇,這也意味著,深度有限,只能期待輕鬆、好笑的劇情。但另一方面,它又隱隱約約吸引我,因為這部片描述的年代,正好也是我的青春年代。

於是看在主題曲好聽、我家附近有在電影中有出現、懷舊情懷的可能,我看了這部電影。結果一開場,就是我家附近的場景,原來劇情安排女主角跟女配角都是住在我家隔壁的巷子上,所以除了一開場之外,後來還出現了很多次我家附近的畫面。除此之外石管局附近也有入鏡,那附近的氣氛古樸可愛,早先就是拍婚紗的熱門地點,近年來的青春校園電影也常常在那邊取景。另外,也是劇情中重要的地點─溜冰場,看起來是在象山山腰上的溜冰場。看國片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指認劇中的場景。

除了場景之外,一開頭的地方確實也笑料十足,而且十分貼近我的青澀歲月。那時是剛從國小畢業的尷尬時期,每個女生都被迫在升上國中之際剪上不合臉型的過短短髮,我當時也是每天都在跟我的自然捲掙扎,每天都在想不同的方法讓頭髮看起來比較直。記得有一陣子因為在報紙上看到嬰兒油對髮質有幫助,我就每天洗完澡後在頭髮上塗上大量的嬰兒油,也沾沾自喜效果確實不錯,因為頭髮至少不再蓬而毛躁,只不過不只一個人告訴我「你頭髮看起來很油」....

班上也總是會有幾個女生坐在教室的後方,利用上課的時間抄寫流行歌的歌詞,一起互相嘻笑說哪個偶像明星是她的老公。(這個部份我是沒有加入,因為當時我還是裝模作樣、自以為高尚的那群學生,所以不屑迷戀明星的外表)記得當時的導師看到一個女同學在上課抄寫歌詞,就直接抽起她正在抄寫的那張紙,用大家都可以聽到的音量說:「如果真的要寫,就要寫自己創造的東西,幹嘛去抄別人的東西,完全沒有意義。」其實也沒有說錯,只是她不懂那是我們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於是每一首悲傷的歌詞都好像是在寫我們的故事,即使只是發現上週開始注意到的男生其實有女朋友這種無聊的小事。還有如電影所說,即使到了高中,我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書局或文具店,國小的時候會買明星的護貝卡(但都是日本女星),國中之後就是迷戀於收集可愛的信紙,再拿這些信紙寫給幾乎每天都會在學校見面的同班朋友。

電影中,飾演女主角的好友的過動短髮少女,其實也一點都不誇張,那時幾乎每一個班上都有這樣的中性女孩,她們通常運動細胞特好(連男生都會敬她們三分的程度),會以偷抓其他女生的胸部或掀他們的裙子為樂。那時我們班上也有一個這樣的女生,她比其他女生都來得更單純,更像一個小朋友,她不介入當時女生們喜歡的「最好的朋友」的遊戲,只是忠實地扮演一個逗大家開心的腳色。那時瘋狂之際,我們每天下課都上演追逐戰、廁所鎖門潑水、也不顧內褲是否露出的在地上扭打發洩過剩的精力。這些橋段直接映照我的青春,而這大概是電影中最美的部分。

平心而論,撇開我家附近的巷口、共同的青春記憶,這部電影的步調過慢、一些貫穿劇中的梗也不夠精緻、有些對白太矯情、結局缺乏美感(大概只有台灣偶像劇的水準)。譬如說,男主角總是強調的「炸醬麵,醬跟麵要分開。」這個台詞聽第一次還好,聽到第三次就覺得很無聊,沒想到最後大結局,男主角在重逢時的第一句話居然也是這句,還是從成熟的言承旭口中說出,真的是非常不搭,本來因為主題曲正慢慢堆疊累積的感動,在這一刻立刻消散無蹤。

不管是真實的人生或虛構的電影,最完美的結局也許並不是重逢,若是重逢,也不是非要相愛。其實電影中,我們會被感動的原因都是因為它真實的那部分,譬如說真實的呈現我們青春的樣子,沒有人在那個時候光鮮亮麗,每一個人都幼稚過、犯過錯,但是就是因為那份真實才顯得真摯。而我們都知道,在真實的世界裡,言承旭這樣的條件早就已經跟在國外認識的正妹結婚,陳喬恩也不會碰到劉德華,但是那又如何呢?如果再多年以後,你的心中還能有另一個人的存在,多年前他所說的話還能成為現在的力量,那麼不用去facebook尋人,你也會知道這其實就是最浪漫的事情了。這樣在愛情故事裡的殘缺,未嘗不是人生故事裡的圓滿?而在電影裡的形式上的圓滿,卻往往讓電影背後的意義失焦,成為最令人遺憾的殘缺。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信心

晚上六點多,地球已經側身讓陽光遠離了,即使是潔白的雪也如天一樣的暗下來。對面的同事每天都會在差不多的時間離開,今天他也是一樣,穿上外套、將椅子滑近辦公桌,簡短的說了聲「再見」。

當我抬起頭,也回聲再見的時候,他頭也沒回的打開門離開。而我的眼光仍懸在空氣中一陣。欸,好吧。我想。

前幾天,剛好跟另一個同事都一起工作到很晚,但是我們都各忙各的事情,鮮少交談。等到我要走的時候,我經過他的位子,語氣輕快的的跟他說:Bis Morgan!他則低聲的回了再見,但是一直到我真正走出辦公室的門之前,他的眼睛都是死盯著螢幕,一刻也沒有為了我離開過。那居然讓我覺得受傷。他一直是實驗室中相對比較友善的同事,偶而我們會討論工作、偶而我們也會聊一些別的事情,但是現在他卻連一眼都懶得抬起來,我大概是真的做錯了什麼吧,但是我也說不上那究竟是什麼、或者是究竟有哪些事情有自己說是做對的。一直到走到公車站、坐上公車、在從公車站走到家,那種不快的感覺都還是緊緊跟隨。

到了隔天,我們又在辦公室碰到,他卻又神清氣爽的主動問候我,親切的跟我聊了他工作的進度。我突然又如釋重負,也許他昨天只是太忙了,我真的是想太多了。很久以前,曾經有人跟我說過:要對朋友有信心啊!如果對朋友有信心,就不會把那些枝微末節的事情視為傷害,反而能以貼心的心情替對方著想。但是到了最近,我更體認到:對別人有信心,其實是來自於對自己的信心。

因為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就會相信自己值得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其中包括被善待。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其實不管外界給你怎樣的訊息,你都不會把它解讀成負面意涵,不論怎樣都能以自己的步調自在生活。聽起來十分的理想,可是不巧的是,這好像不是我天生認為我該擁有的東西。我總是覺得別人對我的好是因為對方弄錯而得來的僥倖,因此也隨時會消失。不止如此,我甚至不知道我自己是否應得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努力吧!不管是工作還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最後都會以這句話當做總結。說起來好笑,每當我焦慮的時候,我就會一個人自言自語的說:「你要更努力念書」,即使我現在根本不需要「念書」。

但我知道不管怎樣,相信別人絕對是對自己沒有壞處的。如果最後一刻,還是發現自己被背棄了,那也就是這樣而已,可是在這之前,不用再因為自我懷疑而萎縮。

在他離開後的幾分鐘,我才想到,啊,剛剛應該要再對他說: Gute Heimfahrt!(回家小心)下午以來降下的雪花,已經讓整個世界換了一個顏色,開車上班的同事也許剛剛正煩惱著路滑又塞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