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社群網路觀察

今天跟I隨意聊起創業靈感,進而談到人們的行為。我向他提起了「最近social network有走下坡的趨勢」,他先是驚訝,後來也表達了認同,因為除了他的朋友最近也減少發佈訊息之外,連他自己都坦承:「我最近也沒上Facebook了。」

這個話題前陣子才跟B聊過,B是中國人,在中國雖然不能使用Facebook,但是中國內部近十年來也在不同階段流行過不同的社群軟體,從人人到微博,又到現在最多人使用的微信,因此關於這個議題他也給了我一些獨到的見解。

一、最顯而易見的是隱私問題。社群網路讓大家可以更輕易的連繫到彼此,但也讓人更容易窺探別人的生活。ㄧ些注重隱私的人就開始感到不舒服,因而減少使用,至少減少提供跟自己有關的照片或訊息。

二、在群體內流傳的訊息多樣性低。因為一般人的朋友圈其實是很封閉的,就拿我來說,我的高中同學、大學同學、研究所同學、公司同事,都有在不同的階段互相認識彼此的情況,譬如說,我的大學同學是我國中同學大學交的男朋友的高中同學,或是我的公司同事是我大學同學的研究所同學,又或是我的研究所同學是我大學學長的妹妹的大學同系學長(也太繞口令),總而言之,根本就是同一群人在洗牌,所以你能期待這樣的朋友圈有多寬廣?因為朋友圈封閉、大家都出於社會同一個階層,也因此大家分享的訊息價值觀接近、同質性高,看來看去也不太有意思。

三、訊息來源不明、訊息內容的正確性低。網路上充斥著假消息,這在email組群信的時代就層出不窮,像是「這樣居然可以治好癌症!快分享給家人朋友」,或是「三十歲後別再做的事情!」,明明知道都是無法證實的訊息或是信口開河的個人意見,卻在社群網路上俯拾即是,更可恨的是有時候明知如此還是會點來看,然後看完後再嗤之以鼻的關掉視窗。這種文章看多了都覺得自己變笨了。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在隱私問題上,設計的比Facebook更小心,譬如說,一定要現實中認識才能加對方好友,否則根本就無法在網站中找到對方。此外一定要雙方都是朋友才能看到對方的信息,即使有共同朋友也不例外。當然這種設計雖然隱私上見長,卻也消滅了一些社群網路的優點,像是方便與人連結、拓展自己的交際圈等。



說起來Facebook最方便的就是連絡人了,我跟I最後都同意這個結論。發佈自己的近況或關住別人的近況可能都是浪費時間,但是因為Facebook,我真的在與人連繫上得到許多好處,譬如說前陣子才跟好久不見、從來不熟的小學同學在Facebook上連繫上,甚至還相約見面,討論了各自的過去、現在、未來,還交換了對彼此小時候的印象,因此有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午後時光;又譬如在組群對話窗上跟幾個朋友定期保持聯繫和交換訊息,這些種種都是我難以割捨Facebook的理由。

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方便的聯絡彼此嗎?



想連絡的時候就可以連絡上,固然很好,但是是否也因為這種方便性,讓每一次的交談都變得不再那麼珍貴?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我想起上週末我用skype打電話給我爸的時候,談話中間我竟一邊無意識的在滑動Facebook的頁面,其實我也沒有認真在看,但是我也發現我的回應變的嗯嗯哼哼的虛應故事,一驚覺後就趕緊把眼前的視窗關了。我也聽過一個朋友跟我說,他知道這樣很不好,但是當他在講電話的時候,他就一定要一邊做別的事情。還有那些在Facebook上廉價的生日快樂,一方面滿足了那些在彈指之間發送祝福的人(我還是有盡到朋友的責任喔),另一方面也滿足了被連珠炮祝福的人(我有好多朋友),但實則又製造了更多缺口,那些幾秒就被送出的祝福,很快的也被遺忘在後頭,收到滿滿祝福的虛榮背後,也有著幾分自知之明「真正在乎我至少應該打電話給我吧?」「這次的生日訊息比去年少了...。」我們都忘了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是還需要排隊打公共電話給我們最珍視的家人或情人的年代,我們一邊聽著零錢掉下來的聲音一邊手心出汗的握著話筒,全心全意的聽著話筒那端傳來的聲音。所謂的美好經驗,只存在在你全心專注的時候。對現代人來說,也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更方便,而是更專注。

前陣子在香港作家陳雲的書上看到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現代的人因為電腦、網路帶來的方便,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人們真的有因為這些科技帶來的方便而做了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嗎?在他看來,反倒是因為這些方便虛耗了很多時間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到頭來,這些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卻沒有讓我們過得更好、更幸福。追根究柢,科技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還沒學會妥善使用這些進步的科技。如果不能時時的反思自己的生活,人的心就像無時無刻都欲求不滿的嬰兒,想要更多刺激、更多關注,卻不知所為何事。

§

雖然我不是什麼專家,但我認為社群網路的衰弱或轉型已經是時勢所趨,只差早晚而已。依照已往人類的行為,如果大家不再去做某事,如果問題出在那個某事身上,那大家可能會慢慢的離開,但如果是因為出現了另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東西,那麼盛衰的交界點將會無比明顯。那麼下一個抓緊人們吸引力的東西是什麼呢?

如果說,人們受下個東西吸引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上一個東西所缺乏的,那也許應該先找出最根本讓人開始厭倦社群網路的原因。雖然上述已經討論到了幾個合情合理的原因,但是總覺得還少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而且也許是比較情緒性的因素。我想起我某個敬佩的朋友C跟我說:「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被情緒所驅使!」他補充:「就算是理性的行為也一樣。」因為人類會選擇理性的行為,因為他覺得理性的決定可以為他帶來最大的快樂,所以終究是情緒決定了一切。

有時候去推測別人的想法困難重重,不如就從自己本身的經驗開始想起吧!這麼一想,就突然撥雲見日了。我發現,讓我開始對Facebook抱持負面印象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之後就瀰漫著「對自己不滿的感覺」。當然那不滿的成分也有對他人美好生活的嫉妒、或是因窺探他人產生的比較心態,但是最大的不滿肯定是來自瀏覽了一陣子後注意到電腦螢幕右下角的時間的懊惱:「天啊!我剛剛到底在幹嘛!本來不是要念書/查資料/連絡要事/早點睡覺的嗎?」就這樣時間就沒了,而自己仍然一事無成的沮喪比先前疊得更高。對我來說,使用Facebook非但不能使人產生滿足感,還會讓人變的討厭自己、或自己的生活。

追根究柢,簡單、不費力氣、被動接受的東西,怎麼可能讓人產生滿足感呢?以我自己來說,只有在專心一意完成一件事情、或創造一樣東西的時候,才會有比較持久的滿足感,且事情越困難、付出的心力越多,成就感也會越顯著。如果可以創造出一個讓人使用之後,會激發自己潛能,最後「對自己感到更加滿意」的東西或是模式,也許可以切中那些社群網路重度衝浪者的匱乏與焦慮。以現有的產品來說,像是Coursera等線上課程網站,也算是實現這個精神的實例吧!不過在我身邊,包括我自己,能好好把線上課程上完、並且按時交作業的人真的寥寥可數,困難的事情總是比較難讓人投入去做,當然距離「抓緊人們吸引力」也還有很遠的距離。

又或許,在方便取得與專注創造之間,並不是光譜兩端的存在,而是可以並行的兩個維度?

困難的問題,終究也是沒有這麼容易能夠想出所以然來。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隱喻

最近有個人,從三個禮拜前開始,每天都要出現在我面前,偏偏是個非常討人厭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感覺也許可以透過相處、了解而轉變,但更多是在第一眼就注定的。而那個人,我第一眼看到他就無法喜歡他。維持著表面的禮貌,總算是應付了前幾次的交流。

然而,他唯唯諾諾的樣子、言語中刻意討好的奉承,都不斷的讓我的容忍逼近極限。一開始還想勉強裝作親切的樣子,直到他第二次問我:「我覺得XXX真的好討厭我。」我的厭煩再也無法偽裝。

會說出「XXX是不是討厭我?」的這種人,就注定讓人討厭。沒錯,我也曾經是這種人。腦海中突然浮起高中時期的我,我的焦慮、我問別人的話,現在回想起來都一目瞭然,真的是相當令人討厭啊!當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就是把自己的自尊雙手奉上,以求對方安慰自己的焦慮。連自己的自尊都不要的人,就讓人不由得厭惡。

除此之外,還有星期六晚上的來電、「都是中國人嘛」(馬上回以「我不是中國人」)、以及刻意以繁體字寫成不知所云的Email,都讓我忍無可忍。

總之他像是木村小說裡的牛河,是個令人討厭的存在,卻又不時出現在我周圍。有的時候是他不請自來的到我辦公室,那也就罷了,偏偏我在路上也很容易遇到他,有時候早上剛進辦公室大樓的大門,就看到他迎面走來。我除了想到牛河之外,還想到在1Q84裡面,男主角的爸爸是NHK催繳帳單的雇員,成日陰魂不散的去按各個住戶的門鈴,然後還發表長篇大論。在他的書裡面,這種死纏爛打又揮之不去的人,通常都暗示著某些事情,難道這個人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隱喻性的存在嗎?難道我的生活出了什麼問題嗎?我試圖思索著可能的蛛絲馬跡,暫時不得其解。

也許應該去遠處旅行?如果是村上小說裡的情節的話,或許應該這麼做,然後把內心黑暗的地方找出來,抑或是把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找出來。所有的一切都變的越來越難以忍受。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失去

失去分為兩種,一種是毫無選擇餘地的被剝奪,另一種則是經過自己的自由意志判斷選擇讓自己失去。不管是哪一種,都同樣的苦澀。不,真的要說的話,後者應該還比前者更加苦澀一點。

前者的狀況,還可以大肆地向別人哭訴,眼淚也可以掉的理直氣壯,在悲傷過後也可以故作堅強的告訴自己:「反正這一切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變成這樣也沒有辦法。」然後身體就自然的比前一刻輕盈了起來。

但是後者,不用別人提醒,你就會不斷的想到「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可是為什麼還是會傷心呢?是因為失去本身就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情嗎?還是其實有什麼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縱使有一百個你做這個選擇的合理原因,此時都變得淡薄,深刻感受到的只有每一個記憶、每一個願景與此後人生剝離的痛和拉扯。從此以後,失去畫在時間軸上,是一個從現在到永遠的事件,如此令人心痛。

做錯了嗎?應該是做對了吧?真的不會是做錯了嗎?反覆的詰問也是另一種折磨。任何一個無法驗證的未來,其實就是不存在的事情罷了。現在最重要的功課,應該就是在做決定的那一刻之後坦然又無條件的接受所有帶來的後果。應該要有那樣的決心才有辦法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前進。

也許平行時空的另一個我,在那個地方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也不一定,但也許同時也失去了些什麼吧;而這邊的這個我,失去了那些可能的幸福快樂,換得了怎樣的幸福快樂呢?

現在還不知道。修行還沒結束。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你不漂亮

我喜歡的二手唱片行裡有兩組可以播放黑膠唱片的機器跟耳機,每當我面對著播放器,小心翼翼的拿出龐大的唱片、輕輕地放上旋轉台上、放上讀取針、按下Play的按鈕、最後慎重其事的蓋上透明的蓋子,一切大功告成伴隨著從耳機傾瀉而下的生動樂音,在那愉悅的一瞬間,我看到了我自己。

這並不是什麼隱喻性的描述,我是真的確切的看到了我自己,在兩公尺遠的地方,在鏡子後頭。不知道甚麼緣故,他們在黑膠唱片的撥放器後面分別放了兩面鏡子。有時候我就這樣專心的聽著音樂,然後看著鏡中的自己,有時候會深入的直視自己的瞳孔,彷彿在凝視另一個人的感覺。

今天我又坐在那台儀器前愉快地聽著音樂,那樣的愉快多少有點是先前喝的咖啡所帶來的成果,然後不經意的瞥見自己被鏡子反射出的成像,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到前些日子回台灣,跟父母還有阿媽在外頭吃飯的對話。

阿媽突然在席間說:「XXX(我的名字)好像有點戽斗。」不知道是對誰說的。

大家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的轉頭看著我,「沒有吧,我應該是有點暴牙吧...。」我指指自己的門牙,像是想要辯解什麼似的。

「沒有,你真的有。」她堅持。

接下來好像是我媽說了「還好啦...」之類的帶過。

她其實是想說我不漂亮吧。我跟阿媽從來都不親,因為我不是她帶大的,在我還小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她不怎麼喜歡我,也許是比起小時候給她帶的妹妹來說,她的表現反差實在太明顯。現在認真思考起來,她好像也從來沒對我說過什麼好話,小時候的事情不記得了,長大後倒是常聽她說我小時候不乖、欺負我堂弟的惡行惡狀、或是跟我媽告狀我對我妹說不好的話(其實只是說她新剪的瀏海看起來很呆)。

不過這其實不算什麼,阿媽也不是第一個對我這麼說的人。

大約在我高中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家跟我爸的朋友一家人一起在外面的餐廳用餐。我爸的朋友跟我們家一樣都生了兩個女兒,年紀與我跟妹妹相仿。大約在大家開始用湯的時候,我還記得當天的湯品是蒜頭田雞湯,我爸的朋友突然說話了,他說:

「妹妹(指我妹)長得很漂亮,很秀氣耶!」這時全家都一團和氣的堆起笑容說些禮貌推辭的話,我記得我也掛上了類似的表情,心裡想的是「對呀對呀...」。

沒想到他話還沒說完,緊接著說:「姊姊就....」我記得我當時瞬間腦充血,頭腦一片空白,為什麼要講到我啊?「姊姊就比較粗曠一點。」他是這麼說。

這時除了我之外全家人不約而同都像是顧慮我心情一般,有點緊張的說:「啊,沒有啦....」之類的話,爸爸朋友太太也連忙說:「沒有啦,姊姊也很漂亮。」那種一聽就知道是因為丈夫說錯話(還太誠實?)趕忙打圓場的話。

而我當時只是頭很低很低的喝著碗裡的湯,然後使勁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

這麼一想,還有前些日子剛到台灣時,我妹放了一些我跟他合照在Facebook上,然後我某個表哥很快就留言:「不要跟妳妹一起拍照,對比太大」。奇怪,又不是我post的。

突然又想到國中剛畢業沒多久,跟我很要好的數學老師也跟我說:「妹妹比較漂亮。」我記得當下我好像立刻甩頭走人。

更不要說工作之後,我的同事(也是前主管)還會跑來跟我說:「你妹妹這麼漂亮,你會不會覺得怎麼樣?」

這類型的記憶不想則已,一想就是一長串。

OK,我不漂亮,我接受,可以了吧?世間上就是有這麼多人,他們好像生怕你對自己有錯誤的認知,總要不斷的冒出來提醒你。我該怎麼讓大家知道我已經知道這個事實了?還是說我有一臉「我很正」的樣子或態度,讓大家不得不仗義執言的糾正我嗎?

有時候我會想人對自己樣貌的評價是如何建立的?想必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了解了普世大眾的審美觀,也一邊感受到別人的眼光,才慢慢建立起對自己樣貌的評價吧。但是我更好奇的是,在一開始、這些外在的評論都還沒影響自己前,自己到底是怎麼看自己的呢?

我的爸爸從小就會看著我,然後恨鐵不成鋼般憂心忡忡的說:「鼻子這麼扁怎麼辦?」或是跑過來捏我的鼻子說:「你沒事最好也自己捏一捏。」但當時其實我一點都沒放在心上,我一點沒想過自己的鼻子扁不扁,一點也沒有覺得我的鼻子有給我造成任何困擾。不隱瞞地說,我小時候看著鏡子的自己,其實很滿意。不是說我覺得自己很漂亮,而是我喜歡我自己的樣子,沒有任何一處想要改變。

這個情況當然在青春期後就自然消失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大家對漂亮的最重要標準就是要有很挺的鼻樑。記得高中的時候,我像是發現新大陸般,很激動地跟我的好朋友說:「我發現所有的明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鼻樑很挺。你不覺得嗎?有人可能眼睛小、有人可能眼睛大,但唯有鼻子挺是沒有例外的!」然後我們就一起哀怨著我們不是很挺的鼻子。有段時間我開始常常看著鏡子,想著我的鼻梁要是可以比現在高個0.5公分就好了,還是0.3公分也可以。我還曾經夢過我的鼻樑變高,然後在夢中興奮不已的情節。除此之外,我發現我看人也都會特別注意他們的鼻樑,眼光也常常在美好的鼻樑弧線上停留。其實不只是我,連我們家鼻樑最挺的妹妹也是這樣,我們最常評價別人外貌的話就是「他很漂亮,他的鼻子超高的。」我常常想,這些都是拜我爸從小潛移默化所賜吧。

有時候我跟家人一起坐在客廳,我爸還會突然看著我,像是看到一個不預期的畫面般跟我媽說:「其實這樣看,XXX(我的名字)好像長的也不錯。」

或是在我跟他爭論我想從事新聞業的時候,他義正嚴詞的否決我的想法,因為:「當記者的目標就是要當主播,但是當主播不是要靠關係、就是要長的很漂亮。」而你兩者都沒有,他的意思是這樣。

又或是某天他特地拿了兩張他用單眼拍攝我的照片,喜孜孜的跟我說:「我覺得這兩張拍的不錯,你可以拿去給同學看。」我為什麼要拿去給同學看這種東西啊?

當我爸不經意的表達他的想法時我並不覺得生氣,反而都是覺得很好笑。因為我早就已經接受我不漂亮這件事情了啊,所以怎麼會生氣呢?或者是周遭的人們沒有給我不接受的餘地吧。也因此,如果有人跟我說:「妳很漂亮。」我會一驚,然後希望他不要再說下去,希望快點轉移話題,以免他看的太仔細會發現他看錯了。除此之外,與其說是覺得高興,不如說我會覺得很感激。

直到近幾年,我看著鏡子已經不再會斟酌自己臉型的凹凸和鼻樑的高度。某種程度上,我好像又回到小時候的心情:我滿意我的樣子,儘管我已經知道對大多數人來說,我皮膚不夠白、鼻子不夠挺、臉型不夠圓滑、牙齒不夠整齊,但是我已經接近完全接受自己的樣子,不再會想去改變它。也許是因為歲數漸長,漸漸明瞭了不必在不能改變的事情上花多餘的心思,也許是因為有個人曾經真誠地告訴我:「不管別人覺得怎樣,你就是我喜歡的樣子。」他不只一次跟我說:「你的五官就是要這樣搭配才好看,如果鼻子太挺就不好看了。」他也曾經花了很多篇幅的告訴我那些我從來沒注意的地方是多麼的獨特。即使我也了解有些人就是這麼的會說話,他們也許在別人的身上也同樣不費力的說了許多慷慨的話,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在這些(至少是看似)誠懇的言語之下,我開始覺得也許那些客觀的缺陷構成了獨一無二的我,而那也可以是一種美。我終於覺得自己不需要去改變,如果有人可以喜歡我現在的樣子,那我為什麼不行?

所以我想說,事到如今,我接受你們千方百計地想對我表達「你不漂亮」,那其實無損於我喜歡我自己的樣子。同樣的,與其聽到別人跟我說「你很漂亮」,我更喜歡聽到「你就是我喜歡的樣子」,無論如何這對我來說都更加真實,且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