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社群網路觀察

今天跟I隨意聊起創業靈感,進而談到人們的行為。我向他提起了「最近social network有走下坡的趨勢」,他先是驚訝,後來也表達了認同,因為除了他的朋友最近也減少發佈訊息之外,連他自己都坦承:「我最近也沒上Facebook了。」

這個話題前陣子才跟B聊過,B是中國人,在中國雖然不能使用Facebook,但是中國內部近十年來也在不同階段流行過不同的社群軟體,從人人到微博,又到現在最多人使用的微信,因此關於這個議題他也給了我一些獨到的見解。

一、最顯而易見的是隱私問題。社群網路讓大家可以更輕易的連繫到彼此,但也讓人更容易窺探別人的生活。ㄧ些注重隱私的人就開始感到不舒服,因而減少使用,至少減少提供跟自己有關的照片或訊息。

二、在群體內流傳的訊息多樣性低。因為一般人的朋友圈其實是很封閉的,就拿我來說,我的高中同學、大學同學、研究所同學、公司同事,都有在不同的階段互相認識彼此的情況,譬如說,我的大學同學是我國中同學大學交的男朋友的高中同學,或是我的公司同事是我大學同學的研究所同學,又或是我的研究所同學是我大學學長的妹妹的大學同系學長(也太繞口令),總而言之,根本就是同一群人在洗牌,所以你能期待這樣的朋友圈有多寬廣?因為朋友圈封閉、大家都出於社會同一個階層,也因此大家分享的訊息價值觀接近、同質性高,看來看去也不太有意思。

三、訊息來源不明、訊息內容的正確性低。網路上充斥著假消息,這在email組群信的時代就層出不窮,像是「這樣居然可以治好癌症!快分享給家人朋友」,或是「三十歲後別再做的事情!」,明明知道都是無法證實的訊息或是信口開河的個人意見,卻在社群網路上俯拾即是,更可恨的是有時候明知如此還是會點來看,然後看完後再嗤之以鼻的關掉視窗。這種文章看多了都覺得自己變笨了。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在隱私問題上,設計的比Facebook更小心,譬如說,一定要現實中認識才能加對方好友,否則根本就無法在網站中找到對方。此外一定要雙方都是朋友才能看到對方的信息,即使有共同朋友也不例外。當然這種設計雖然隱私上見長,卻也消滅了一些社群網路的優點,像是方便與人連結、拓展自己的交際圈等。



說起來Facebook最方便的就是連絡人了,我跟I最後都同意這個結論。發佈自己的近況或關住別人的近況可能都是浪費時間,但是因為Facebook,我真的在與人連繫上得到許多好處,譬如說前陣子才跟好久不見、從來不熟的小學同學在Facebook上連繫上,甚至還相約見面,討論了各自的過去、現在、未來,還交換了對彼此小時候的印象,因此有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午後時光;又譬如在組群對話窗上跟幾個朋友定期保持聯繫和交換訊息,這些種種都是我難以割捨Facebook的理由。

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方便的聯絡彼此嗎?



想連絡的時候就可以連絡上,固然很好,但是是否也因為這種方便性,讓每一次的交談都變得不再那麼珍貴?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我想起上週末我用skype打電話給我爸的時候,談話中間我竟一邊無意識的在滑動Facebook的頁面,其實我也沒有認真在看,但是我也發現我的回應變的嗯嗯哼哼的虛應故事,一驚覺後就趕緊把眼前的視窗關了。我也聽過一個朋友跟我說,他知道這樣很不好,但是當他在講電話的時候,他就一定要一邊做別的事情。還有那些在Facebook上廉價的生日快樂,一方面滿足了那些在彈指之間發送祝福的人(我還是有盡到朋友的責任喔),另一方面也滿足了被連珠炮祝福的人(我有好多朋友),但實則又製造了更多缺口,那些幾秒就被送出的祝福,很快的也被遺忘在後頭,收到滿滿祝福的虛榮背後,也有著幾分自知之明「真正在乎我至少應該打電話給我吧?」「這次的生日訊息比去年少了...。」我們都忘了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是還需要排隊打公共電話給我們最珍視的家人或情人的年代,我們一邊聽著零錢掉下來的聲音一邊手心出汗的握著話筒,全心全意的聽著話筒那端傳來的聲音。所謂的美好經驗,只存在在你全心專注的時候。對現代人來說,也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更方便,而是更專注。

前陣子在香港作家陳雲的書上看到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現代的人因為電腦、網路帶來的方便,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可是人們真的有因為這些科技帶來的方便而做了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嗎?在他看來,反倒是因為這些方便虛耗了很多時間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到頭來,這些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卻沒有讓我們過得更好、更幸福。追根究柢,科技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還沒學會妥善使用這些進步的科技。如果不能時時的反思自己的生活,人的心就像無時無刻都欲求不滿的嬰兒,想要更多刺激、更多關注,卻不知所為何事。

§

雖然我不是什麼專家,但我認為社群網路的衰弱或轉型已經是時勢所趨,只差早晚而已。依照已往人類的行為,如果大家不再去做某事,如果問題出在那個某事身上,那大家可能會慢慢的離開,但如果是因為出現了另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東西,那麼盛衰的交界點將會無比明顯。那麼下一個抓緊人們吸引力的東西是什麼呢?

如果說,人們受下個東西吸引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上一個東西所缺乏的,那也許應該先找出最根本讓人開始厭倦社群網路的原因。雖然上述已經討論到了幾個合情合理的原因,但是總覺得還少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而且也許是比較情緒性的因素。我想起我某個敬佩的朋友C跟我說:「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被情緒所驅使!」他補充:「就算是理性的行為也一樣。」因為人類會選擇理性的行為,因為他覺得理性的決定可以為他帶來最大的快樂,所以終究是情緒決定了一切。

有時候去推測別人的想法困難重重,不如就從自己本身的經驗開始想起吧!這麼一想,就突然撥雲見日了。我發現,讓我開始對Facebook抱持負面印象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之後就瀰漫著「對自己不滿的感覺」。當然那不滿的成分也有對他人美好生活的嫉妒、或是因窺探他人產生的比較心態,但是最大的不滿肯定是來自瀏覽了一陣子後注意到電腦螢幕右下角的時間的懊惱:「天啊!我剛剛到底在幹嘛!本來不是要念書/查資料/連絡要事/早點睡覺的嗎?」就這樣時間就沒了,而自己仍然一事無成的沮喪比先前疊得更高。對我來說,使用Facebook非但不能使人產生滿足感,還會讓人變的討厭自己、或自己的生活。

追根究柢,簡單、不費力氣、被動接受的東西,怎麼可能讓人產生滿足感呢?以我自己來說,只有在專心一意完成一件事情、或創造一樣東西的時候,才會有比較持久的滿足感,且事情越困難、付出的心力越多,成就感也會越顯著。如果可以創造出一個讓人使用之後,會激發自己潛能,最後「對自己感到更加滿意」的東西或是模式,也許可以切中那些社群網路重度衝浪者的匱乏與焦慮。以現有的產品來說,像是Coursera等線上課程網站,也算是實現這個精神的實例吧!不過在我身邊,包括我自己,能好好把線上課程上完、並且按時交作業的人真的寥寥可數,困難的事情總是比較難讓人投入去做,當然距離「抓緊人們吸引力」也還有很遠的距離。

又或許,在方便取得與專注創造之間,並不是光譜兩端的存在,而是可以並行的兩個維度?

困難的問題,終究也是沒有這麼容易能夠想出所以然來。